1924年6月16日,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市东郊黄埔岛(今黄埔长洲)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。由于该校设于黄埔岛,后通称“黄埔军校”。陆军军官学校的建立,是我国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重要成果之一。
睦宗熙(1904—1937),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毕业。江苏丹阳人。黄埔一期生,国民党陆军少将。
梁干乔(1903—1946), 原名昭桂,广东梅县松口大塘村人,黄埔军校第一期、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。他早年曾加入中国共产党,在苏联期间成为“托派”分子。后投靠蒋介石,成为资深军统特务、铁杆反共分子。
黄梅兴(1897年7月21日—1937),字敬中,广东梅州平远县东石镇坳上村人。黄埔军校一期生,抗日英烈、民族英雄,牺牲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二军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四旅旅长,追授陆军中将。2014年9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。
冯圣法(1903年-1957年),又名森法,浙江诸暨县湄池镇人,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,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。
范汉杰(1896年10月29日—1976年1月16日),名其迭,字汉杰,广东大埔人。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,抗日名将,战后获授首批抗战胜利勋章和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等奖章。
潘学吟(1895—1930),又名行健,新丰县沙田镇羊石上湾人。 1895年出生于农民家庭,少年刻苦勤学,心怀大志;1923年,毕业于韶州中学,1924年,考入国共合作举办的黄埔陆军军官学校。毕业后留校,是该校第一期毕业生。
王叔铭(1905年10月16日-1998年10月28日),本名醺,号叔铭。山东诸城人。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,历任美籍志愿军大队中国人员管理处主任、空军军官学校教育长、“空军总司令”、“参谋总长”、“总统府战略顾问”等职,国民党空军一级上将。
罗奇(1904年8月——1975年11月18日),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人,黄埔一期毕业,抗战时是著名的“赵子龙师”的师长,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副总司令,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。